首页> 详情

简析我国五金行业现今发展情况

浏览:1080 时间:2019-11-14 10:57: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锈钢五金工具加工工业逐步成为世界五金工具产业的主力军。部分发达国家尤其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对五金工具的需求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国际市场对国内五金产品的要求也会逐步发展变化,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包装、供货期限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将产品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人文环境结合起来。而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五金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

我国历经十年的浴血奋战,五金行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在近几年频频迎来好消息,令人振奋,名副其实的成为五金大国,并昂然的屹立于国际化的市场上,面临着一个黄金发展阶段。

五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五金行业国内集中的几块市场主要集中在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这几大版块。五金行业产业集中的趋势也很明显,国内五金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等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传统的五金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只是给其他制造企业做配套、配件,对制造性企业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也很迟缓。传统的五金企业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延伸,从而造成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欠缺,面对越来越专业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初期发展很快的五金企业都感到后续无力。

怎么样才能使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是很多五金企业都在思考的课题。于是,“大五金制造”的概念逐渐被五金业内企业人士及专家们在各种场合提及,整合五金-制造产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五金行业主要是通过金属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加工组装进而成为产品。只要是以一个个金属部件组装为主要工序的工业领域都是属于五金行业的范畴。如果我们把五金制造的概念扩大到整个制造领域,从制造业的高度来思考五金行业的发展,“大五金制造业”的概念由此而生:从金属材料采炼加工到初级金属制品的制造到通用生产设备的制造,再扩展到国民经济各行业专用设备的制造,这一整个产业链条里的生产活动,都可以称做是“大五金制造”。

在五金产业集中的地区,例如浙江永康,广东佛山,中山等地,传统的五金生产企业逐步实现前向和后向整合。原本只生产五金备件的厂家也涉足大型机械设备的制造。通常一个地区的企业,也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备件供应到成品制造的企业间战略整合。五金制造企业也更重视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科技研发也促进了五金企业的产业升级。“大五金制造”在产业集中地区已经蔚然成风。

其实小五金向大五金转变就是传统五金向现代五金转变的过程,而这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园,科技兴业之路。如何整合五金行业内各方资源,让五金制造产业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信息整合功能给行业的联盟提供了可能,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给众多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跨越空间的买卖平台,利用网络销售自己产品已经形成风气。2004年度中国具商业价值的商业网站中,行业B2B占据了大半江山,五金类的行业网站更是位列前茅。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五金产业已经更加成熟,并且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很多五金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如打火机、拉链、扳手、钳子等,都在国外有很好的销售记录。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五金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逐渐凸显了出来。

我国是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五金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五金行业在新的形势下,集群发展也具有明显的特点。

我国五金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悠久型、典型代表是张家港市大新镇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的工业卫星镇,以五金起家,靠五金发家,已有7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是工业聚集型,典型代表是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五金产业集聚区的浙江永康市,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三是市场发展型,典型代表是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锁具、燃气具为龙头,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群。这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各有千秋,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不但为地方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是支撑我国五金产业发展壮大,走出国门的重要支柱力量。

产业集群的优势十分明显,它可以有效解决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避免远距离交易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而深度分工又有利于专而精,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技术创新。同时有利招商引资,也利于节省交易的成本,也更易激发竞争意识。



打开手机浏览器识别二维码,
   查看手机预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