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至6月29日,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主办的第六次中俄能源计量分组会议暨中俄计量制度说明会在武汉举行。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和计量署计量司司长罗曼·罗金率俄罗斯计量代表团一行17人与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部分省级技术监督局、计量院以及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衡器协会、部分计量器具企业和在俄投资企业代表等70余人参加。我院总工王广俊、流量所崔耀华、产业所邹晓华、孙彦楷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张益群和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和计量署计量司司长罗曼·罗金共同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张益群在致辞中表示,中俄能源计量分组成立六年来,通过交流、探讨,开展比对项目,双方充分交流了各自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加深了对两国油气等能源在计量检验方面能力水平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两国贸易标准的统一,为促进两国油气贸易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与计量署计量司司长罗曼·罗金介绍了俄方落实第五次能源计量分组会议所确定的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他认为,每年中俄能源计量分组会议为中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宋少华表示,湖北的能源计量资源十分丰富,中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湖北)等在湖北的计量技术机构,建立了完整的能源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为中俄能源贸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俄双方主要围绕两国在能源计量检验领域所开展的工作,以及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情况,并重点就两国在原油、天然气计量检验方面的技术能力、检测方法与国际标准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沟通和研讨。中方就天然气计量检测标准、油气理化性质研究、油气分析和检验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9个主题报告。分别为:《天然气计量检测标准对比情况概述》、《天然气计量标准对标研究进展》、《天然气检验标准对标研究进展》、《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对标研究》、《高压活塞体积管天然气原级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石油产品理化性质计量在中国计量院的研究进展》、《PIV与LDV测速技术在天然气流量测量中的应用》、《原油中轻组分分析技术》、《2011-2016年管输俄罗斯原油检验监管情况介绍和建议》;俄方就油气计量技术能力、标准比对以及油气检测标准物质等方面所做的9个主题报告。分别为:《国家气体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原级标准的完善及用层流罩检定临界流喷嘴的方法》、《(5-160)t/h范围内液体流量与数量国家标准的比对》、《天然气中汞含量测定的迫切性》、《开展工作条件下天然气计量工作时基于激光多普勒风速测量法的光学标准的使用》、《全俄门捷列夫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凝析气田产品质量和数量构成检测方面所采取的计量保障措施》、《俄联邦在能源计量领域标定和计量的潜力》、《油气管道运行过程中易燃有毒气体和蒸汽的检测特点》、《用于检测俄联邦原油成品油物性组分检测准确性的标准样本》、《俄罗斯联邦标准样本国家调节机制》。
此次会议报告数量多,内容丰富,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中俄能源计量工作的新技术、新动向。会议提出了常设工作组会议机制下,中俄在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的计量和检验方面,开展技术交流、量值比对、标准研究、能力验证等合作交流的构想,以进一步促进双边能源领域的合作。
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武汉分站。该站是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建立的法制计量机构,建有中国第一套高压体积管原级天然气计量标准装置(HPPP),不确定度达到万分之七;该站还建立了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移动式天然气计量标准装置、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等计量标准。
能源计量分组会议结束后,召开了中俄能源计量制度说明会。中俄双方分别介绍了两国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使我们对中俄两国的计量制度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朱美娜处长通报了中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未来的改革方向:1、逐步取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制度;2、缩小计量器具国家型式评价目录。